最新发布
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52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思惟轮回总苦之八苦、六苦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知道了认清“轮回本质是苦”的真相,对发起出离心、修习解脱的重要意义。那么,轮回究竟苦在哪里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50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共中士之发心、思惟轮回之苦 通过下士道的修行,我因认识到死无常、恶道苦而皈依三宝,求生善趣。以此为归宿,我就能彻底摆脱痛苦、安全无忧了吗?在中士道修行中,佛陀进一步揭示了什么真相,激发我出离轮回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48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不善业的认知及对治·总说对治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知道遵循八因三缘能收获完美人生,也深知业果不虚。那么,我是否因担心自己业障深重而丧失信心?我的生命还有希望吗?如何对治往昔所造诸恶业?从下士道一路走来,依次第引导,我达到下士夫的发心之量了吗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47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完美人生的因果差别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了解到生命活动的规律。那么,我应该塑造怎样的人生,才有利于佛法的内修外弘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45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依十不善业论业果轻重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知道造作十不善业是招感痛苦果报的因。那么,果报的轻重与哪些缘有关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43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十不善业道前三支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知道由善招感快乐,由不善招感痛苦的业果之理。那么,具体哪些不善行蕴藏着痛苦?如何正确取舍,才能令生命远离痛苦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42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思惟业果总相 通过前一单元的修学,我知道唯有皈依三宝才能坦然面对死亡,避免堕落恶道受苦。那么,三宝是如何帮助我究竟离苦得乐的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39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皈依后应学之次第·各别学处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知道了如何通过如法仪轨受持皈依,及通过相应的教授、教诫圆满皈依。在教授方面,要通过四法行不断成就皈依。那么在教诫方面,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准则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36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如何修习皈依、佛功德之身功德、语功德 通过上一课的修学,我知道唯有皈依三宝,才能帮助我究竟离苦得乐。那么,仅仅履行皈依仪式就大功告成了吗?未来生命就高枕无忧了吗?皈依的真正内涵是什么?如何在我的生命中圆满完成皈依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35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皈依之因、思惟皈依境的殊胜 通过前一单元的修学,我知道现世拥有的一切,在死亡面前一文不值,什么都靠不住,而死后还有可怕的三恶道等着我。那么,我怎样才能避免受苦呢?谁是生命中最可靠的依赖?谁能帮助我究竟解决生命的痛苦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33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念三恶趣苦之地狱苦 人死如灯灭吗?当这期生命结束,外在世界与我再不相干,但这一生的爱恨情仇会随之消失吗?前路会在何方?境况又会怎样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30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念死无常 通过前一单元的修学,我认识到,暇满人身是解除轮回、开发生命宝藏的机会。若不充分利用这一身份,是最大的浪费。那么,如何才能生起精进修学之心?念死对修行有何重要作用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26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三士道的建立 通过本章第一节的修学,我认识到不应挥霍生命,要为实现暇满人身的重大价值而努力。那么,具体应该如何修学?《道次第》为我们建构了怎样的修行道路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23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何为暇满人身 通过前四单元的修学,我知道修学《道次第》前必须打好基础:按闻法轨则将自己调整为清净法器,真诚依止善知识,依十八字方针将法落实到心行。在菩提道的起点审视自己,应如何正确评估现有身份的价值,从而确立人生的目标和方向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22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破斥二种妄见 通过略示修法,我知道了《道次第》的每一法都要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落实到心行。那么,观察修和安住修必须完整运用吗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20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略示修法之正行修法、结行修法 通过六加行的准备,为修法营造了良好的心灵环境。那么,正行环节该做什么?要用什么方法,才能让每个法有效落实到心行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17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六加行之五,七支供之礼敬支、供养支 通过上一课,我知道修学《道次第》的每一法,首先要依本论的皈依境,至诚修习皈依,并发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修学。接着要做哪些准备,才能使修学之路一帆风顺,令修习的每一法都能落实到心行?集资净障对于我的修法有何必要性?具体该怎么做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16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略示修法·六加行·前四项 通过前一单元的修学,我知道了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,作为弟子应该如法依止。是否感觉学的时候都认同,但内心依然无力?这是什么原因?依止法之后,我还要学很多法,如何让每个法落实到心行并产生作用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15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依止法:依止的胜利、不依止的过患、总明其义 学习依止法后,我是否认识到,依止善知识是必须的,不是可有可无的?没有依止善知识时,我的生命存在怎样的过患? [原文]

  • 【音像】《略论》第12课·共77课 【内容】依止之法·意乐依止·净信为本 通过前面的修学,我知道了如何选择具德善知识,也知道如何将自己调整为具格弟子。那么,弟子应该怎样与善知识相处?与通常的师生相处一样吗?应该具备什么心态? [原文]